江苏丝绸

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中国知网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访问量:3044

名师寻访

  • 心无旁骛把“一根丝”做到极致——访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春花

    <正>吴江盛泽有着“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作为中国四大“绸都”之一,见证着无数本土缫丝企业的兴衰。然而,在岁月磨砺中坚守初心、一路做大做强的企业凤毛麟角,江苏华佳控股集团就是其中佼佼者。近日,本刊编辑来到盛泽采访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州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缫丝技艺)传承人王春花。丝路拓荒完整产业链王春花记得,1969年的吴江县23个乡镇有18个缫丝厂,其中,坛丘缫丝厂(华佳集团前身)就是一家乡办企业,仅有24名员工,依靠砌大灶、土煮茧,用12台陈旧的缫丝机开启创业之路。这一年,王春花作为企业首批缫丝工人进入坛丘缫丝厂,只有一个朴素的目标——“把手上的丝做好”。她聪明、勤劳、爱思考又十分认真,有着超乎常人的工作热情。每天下班以后,别人都匆忙赶回家,只有她会帮车间主任把工具、茧子归整有序后才休息。3年后,王春花被选派前往苏州丝绸工学院参加培训,从此走上管理岗位,一路从车间主任到厂长,成为企业的顶梁柱。

    2025年04期 v.54;No.294 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7K]

研究与探讨

  • 农村原蚕区种茧健蛹率偏低的原因与对策

    王森林;

    种茧健蛹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关键指标,涉及驻点技术指导人员和蚕农技术技能、桑园管理、饲养环境、原蚕饲养,及上蔟、疾病与环境污染等因素,其高低直接影响蚕种的生产效益和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原蚕区种茧键蛹率偏低的原因,从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技能、科学布局、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2025年04期 v.54;No.294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4K]
  • 可持续纺织品生产的技术与管理探究

    刘敏;徐星;计萍萍;吴莹婷;

    本文重点探究可持续纺织品生产的技术和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在技术方面,对可持续纺织品生产的定义、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探讨;在管理方面,通过对可持续纺织品生产的管理探究,提出管理策略和方法;在未来发展方面,讨论可持续纤维的发展、可持续纺织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及可持续纺织品生产的数字化转型。以此为纺织品行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2025年04期 v.54;No.294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服装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沙新美;曹蕾;

    在“双创”(创新与创业)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服装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加速,创新与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本文在于探索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出既具备创新思维又具备创业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以期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2025年04期 v.54;No.294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6K]

管理与应用

  • AI绘图赋能外贸睡衣图案设计的创新融合与实践探索

    罗建亚;朱锦华;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AI技术正逐渐成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助外贸睡衣花型设计。本文聚焦外贸睡衣花型,结合实践研究方法,综合运用Deepseek、豆包AI、即梦AI等软件,通过文生图和图生图方式,结合“角色设定+背景+需求/目标+限定”框架对外贸睡衣花型进行创新再设计,实现风格转换、构成形式变换等创新,分析AI绘图在外贸睡衣花型设计的优势与挑战。

    2025年04期 v.54;No.294 17-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4K]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跨境判决承认与执行:理论、实践与互惠原则的多维审视

    李论;曾艺霖;马浩;

    本文研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十国之间跨境判决承认与执行,具体梳理了东盟十国有关跨境判决承认与执行适用的法律依据,并以新加坡为例,列举了我国与新加坡之间民商事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的司法实践样态。同时,本文以互惠原则为切入点,解构互惠原则的具体内涵、法理基础、适用现状,剖析互惠原则在适用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我国与东盟十国之间民商事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的优化路径,以期实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的规范化、体系化运作,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2025年04期 v.54;No.294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校企协同、多元赋能”新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赵绮;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服装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革。本文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系统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校企协同、多元赋能”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5年04期 v.54;No.294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文化与生活

  • 中式古典风格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魏新;范丽;邓蜜;范馨语;

    本文在礼服设计理念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在款式、工艺以及色彩等方面实践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将中国古典风格的代表性元素以柔美多姿的方式予以呈现,打造礼服设计中的古典韵味。

    2025年04期 v.54;No.294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 宋锦丝绸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高职纺织类专业实践教育研究

    许磊;张蓉;黄紫娟;唐瑶;瞿文艳;王子涵;

    宋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含纺需求,也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诉求。宋锦非遗文化育人团队依托江苏省丝绸传统技艺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联合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宋锦产品开发应用基地吴江市鼎盛丝绸有限公司,创新高校丝绸文化育人模织专业知识、工匠精神和美学教育,将宋锦等丝绸非遗融入纺织类专业教育是国家政策导向、人才培养式,组建“非遗传承人+校内导师”的育人团队,构建“红色引领+非遗素材”的育人资源,创建“中小学+社区教育”的社会实践育人系列活动,搭建“线下渠道+线上平台”多元展示的育人舞台,贯通学生价值引领、文化传承、思想渗透、实践教育,提升宋锦等丝绸文化的育人功能。

    2025年04期 v.54;No.294 42-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 水榭听香:一个丝绸品牌的四十年回望

    赵颖;

    <正>“水榭”商标(见图1)见证了江苏丝绸发展的一段历程。这枚小小的商标,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启用,既带着江南丝绸的独特韵味,又展现了江苏外贸人的开拓精神。作为当时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打造的品牌,水榭商标以其简约典雅的设计风格,成为江苏丝绸品牌矩阵中的重要一员。图1“水榭”商标1水榭商标的江南美学与文化自信明代计成在《园冶》中特别指出:“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江南园林中的水榭作为观景窗口与意境画框,完美诠释了这一理念。水榭商标巧妙地将这种园林美学浓缩在了方寸之间。商标画面左侧约四分之一处精心绘制了一座典型的水榭建筑,通过蜿蜒的曲廊和右上方的假山相呼应,左上方的垂柳映照在水榭上方,下方留白的水面映照着“水榭”二字,整体构图精致典雅。水榭商标的设计借鉴了国画中虚实相生的构图法则,商标中的亭台、山水、花木等元素在有限的空间内错落有致。

    2025年04期 v.54;No.294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企业风采

  • 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正>江苏华佳控股集团成立于1969年,坐落在中国绸都盛泽镇,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从过去的一家传统的、单一的缫丝工厂,形成了集研发、设计、制造为一体,一家从“蚕种DNA基因”、桑、蚕种研发开始到缫丝、捻线、织造、服装、品牌、丝绸文化的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集团型企业。多年来华佳陆续获得: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国家真丝面料与服装开发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版权示范单位、全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示范单位、“迎春花”中国名牌、“SANGLUO”中国内衣行业品牌价值奖、“SANGLUO”中国驰名商标、“SANGLUO”江苏省名牌、江苏精品、江苏省自主工业品牌五十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纺织行业工业设计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江苏省版权示范企业、全省脱贫攻坚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奖等荣誉。

    2025年04期 v.54;No.294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 行业资讯

    <正>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国家茧丝办主任李刚一行赴江苏、浙江调研茧丝绸产业发展情况中国丝绸协会消息,7月28-29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一行赴江苏、浙江调研茧丝绸产业,走访多家企业、博物馆及高校,并在江苏海安主持召开座谈会。中国丝绸协会及多地政府部门、高校和企业代表参会。座谈会上,各方围绕行业运行状况、“十五五”规划、专项资金使用、国家厂丝储备、展览平台搭建及“东绸西固”发展机遇等展开讨论。多地政府介绍了营商环境和产业基础,高校及企业也从科技赋能和实践经验角度提出建议。李刚司长在总结中强调,要推动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效能,用好外经贸发展基金,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关键技术攻关;完善中央储备生丝调控机制,建立科学收放机制;增强茧丝办统筹协调能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借助国际展会和文化健康属性拓展市场。

    2025年04期 v.54;No.294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1K]
  • 下载本期数据